满秉权(海龙),1952年生,回族,安徽六安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进研于中国地质大学及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曾任安徽省地矿局处长、高级工程师。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书法教师,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
自幼酷爱书法,长期研习颜柳,苦修欧赵,尤擅榜书。经常参加国内外书画活动。曾参加团中央“红领巾梦想书屋”“传承与梦想公益书画展”活动,多幅作品获表彰、出版;数幅书法作品入编《“明德引领风尚,挥毫书写时代”——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会刊》;入展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等单位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联合举办的书画大展;被聘为CETV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专职书画艺术家;应邀参加CETV水墨丹青栏目组在韩国仁川市举办的“韩中书画艺术交流展”;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授权)安徽东方杯书法大赛一等奖;获中华收藏家协会2019“中国书画艺术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获CETV“2020书画春晚”舞台创作奖、CCTV“2019国际中国最具影响力书画名家”等荣誉。
2021年5月参加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国展书法创作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部管理干部学院研修并结业。9月参加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举办的“党的光辉照我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名新文艺群体书画家汇报展暨第三届新文艺群体书画家优秀作品展”并获入展证书。
作品鉴赏
满秉权作品《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规格:138cm×69cm
努力表现书法的形神美——记新文艺群体书法家满秉权
观满秉权之书法作品,可见他将书法艺术的形、神、美表现得酣畅淋漓。点线的飞动姿态、笔墨的意蕴内涵,以及启发欣赏者对书法作品的观赏与期待,都作了周全的阐述。
古人论书法家之成绩,皆有推崇王羲之的共识。有论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以《枫桥夜泊》为证,可见满秉权的书法取法,沿袭此共识,以师书圣的取法为上。他对颜柳欧赵的深度学习,也始终走在“二王”体系这条主路上,因颜柳欧赵的书法精神与书圣乃前后相传之结果。
因取法正宗,他的《满江红》常见点曳之工和裁成之妙,望一眼烟霏露结,断而还连。细细品位,细节上犹显凤翥龙蟠,常有势如斜而反直的变化与动感,很有趣味。锋纤往来写出的书法线条与意象,令人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形神的魅力可圈可点。
满秉权作品《砥砺奋进》
书法的本质为线条造型,线条写好了书法谓之成功。写好线条之诀窍并不复杂,在于“变化”,点要写得如瓜子、如巨石当街、如鸟啄快利。横莫直横,要有三折而过之形象。竖莫直竖,要有直中作曲势的动作。满秉权的书法重视精巧的点线塑造,视“点”为书法形态塑造最基本的单位,点生驽、点生策、点生勒、点生侧,不一而足。借助笔力与笔势的双重推动,即可写出千里阵云、高峰坠石。他的书法由细节产生美,从根里就蓄成美的表现力。无论短线还是长线,做得高低有趣、长短相较。点与线交织成书法的视觉形态,富有轻重与方位变化的延展性,行草作品可视为富有欣赏性的交响乐章。
形态美的问题得以解决,气质美的表现才能有平台。满秉权书法里的气质美除了依靠形态美给予加持,与文人修养品位也紧密相连。创作文人书法,写出“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的萧雅气质才能得以实现!借助形态、修养、结构等基础因素,努力表现书法之神态美,这些因素层层叠加,使他的书法获得了很大的神态表现空间,在此空间里蕴藏传统美学的精气神成为可能,也成为精彩。
在作精彩行草书法创作的同时,将书法的变化之妙迁移到榜书创作,从大处落笔,细处小心收拾,榜书不但写的有气势,也有气韵。《精气神》大而不糙,具形神兼备之特色。传统书法功夫修养到位,无论写什么样的书法,都会执着于形神表现,此文人书法共有之品质。
满秉权作品《奋进》规格:60cm×90cm
满秉权作品《红星照耀百年长征路,华夏昌盛千载复兴梦》规格:138cm×69cm
满秉权作品《清风》规格:180cm×60cm
满秉权作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规格:138cm×69cm
满秉权作品《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规格:180cmx90cm
满秉权作品《杨慎〈临江仙〉》
满秉权作品《岳飞〈满江红〉》
满秉权作品《致远》规格:138cm×6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