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宝子碑》书法之我见
文:扶清生
爨宝体作为我们中华传统书法史上的明珠,从出土的那一天起,就惊艳了世人,争相临摹者众,临摹学习它的不管是书家还是爱好者,他们不管从笔画粗细和写法上,因为个人的学识素养和环境不一样,临写出来都有一些区别,但抓住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形与神”,古人对书法创作的“形”与“神”的问题十分重视,特别是注重“神”,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有一段著名的话:“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的就是学习书法的最高境界,意思是说学习书法的最高境界,神采是放第一位的,形状与质量放第二位,只有神与形兼备了,才可以和古人相比。在书法史上,我们习惯将《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合称为“二 爨”。前者宽高都小于后者,所以又称为“小爨”,刻于大至东晋年间,出土于云南南宁县,现保存于曲靖中学内。康有为评说此碑“似佛像般庄严,且厚重古拙”。“小爨”产生于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变为楷时期,自然笔法隶意很浓,但不像隶书的长枪大戟,横向发展。分析它的字型,基本是方型,很少向左右伸展,运笔也比较严谨,以敛为主,往往有悬崖勒马之势,撇捺收住,擒敛收笔而上翘取势,犹如展翅欲飞而显得舞意盎然。“小爨”处在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时期,自然存在很多方笔和隶意,横画没有隶书特征的蚕头,却具隶书的燕尾意味。其中很多字横头起笔斩钉截铁刚劲无比,力度聚于右方,根据棱角的需要,它逆锋起笔提笔上行再右行,再提笔上行,转笔左下斜切笔回收,使横画的左右两端上方有棱角翘起,这是它的特点,竖画与横画起笔相同,只是垂露往往左转敛收。“小爨”在用笔方面相当强化方折,横折竖转成90度直角,形成了强劲又刚直的风格。仔细分析,“小爨”用笔还妙在两个方面,就是“翘”和“转”,“翘”是指“小爨”用笔不向上下发展,也不向横里伸延,以使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字形都呈方型,而这又是用“翘”的方法来使笔画受到限制的,相当于设限了一个警戒线不让笔画跑出字外,左撇和右捺,用上翘取势敛收。如果一字兼用了撇捺,则双翼齐飞,如“发”“登”字。竖画也不让顶天立地,垂露竖向左开绿灯给予慢转,甚至令“单人”、“竖心”、“左耳”、“门左”的竖笔末端都向左。“走之底”捺脚尖有用楷书笔法的,也有用隶书笔法的,且有些有上点,有些没有,大小粗细不一,丰富多彩,形成了三角刀型或燕尾形。为了敛收设限,又改用向天的翘势。 笔画经过这样的一“翘”,字的上下左右就不出界格线而成为方型了。即使有斜勾这样的长笔画,打破了这方形界限,也不难看出斜勾已具有悬崖勒马的笔意。
总之,爨宝子碑里的字型,“翘”的目的,就是设限,让笔画收敛,不使它任意扩张,“转”是一个特色,如“佳”字颈、“乌”字臂以及“欠”字类,以及其它横折竖的转角,有时不用方笔的折法,而改用软转的笔法,使折笔处形成圆弧的弯势,经过这样的一“翘”一“转”,原来刚直的间架便增添了一些新意,整幅字面都活跃起来了,由这样的“翘”和“转”可以分析出来,“翘”是用于直笔的,而“转”是用于有转折的地方,照说这一直一弯,一硬一柔是一对相对立的矛盾,怎么能融合在一起呢?这就是《孙过庭书谱》所说的“和中有违,违而不犯”,这也是爨宝体书法的魅力所在。
”爨宝体“书法在结字上非常奇巧,很多字体的组合有如崇山危楼,矶突坠石,险怪万状,而又屹立不倒,这里面蕴含着轻重悬殊、巨微倒挂互相牵制、宽可走马,密不透风等的松紧互配、参差错落有至等等的变化,使字的结构在对立中获取统一,差异中得到和谐。
爨宝子碑以其古拙朴茂的风格,刚直厚重的点画和造型丰富的结字,从发现出土的哪一天起,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的字体,也常在银屏上被用来作为历史影视剧的字幕以及一些牌匾题字,至今仍焕发出它的艺术光华,它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本人临习研究爨宝子碑几十年,心摹手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力避免刻板、疆化、呆滞,在原帖的基础上,在创作中笔随心性,适当加以魏碑笔法,任意发挥,使笔法更加丰富和灵动,不管字形欹侧还是方正,都照顾了字的大小、造形之变化,使之更具欣赏性、艺术性、装饰美,万变而不离其宗,深得社会人士的认可和喜欢。
扶清生,广东乐昌市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多家书画拍卖文化机构签约艺术家,红旗飘飘书画院珠海分院院长,《红旗飘飘丰碑颂优秀书画作品集》系列丛书编委,珠海成人公益艺术教育、书法师资培训、书法进课堂,硬笔书法培训等青少儿艺术教育普及传播者。早年从事出版、广告设摄影、产品研发等工作,其书法被国内权威媒体誉为:中国爨宝体唯一书法艺术传承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重点推介的艺术家,从事艺术工 作二十多年,书法涉猎魏晋百家,书法作品清劲古雅、墨色厚重,风骨硬朗。绘画以山水风景花鸟为主,讲究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严谨中透出灵动。其书画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作品入编《红旗飘飘丰碑颂优秀书画作品集》(中央党校出版社)等各种专业刊物、同时书画作品还多次入选“国家名片”美誉的中国邮政中心、中国文化部大众学会、美国集邮集团、法国集邮中心、荷兰集邮中心、比利时集邮中心、国际集邮中心制作成邮票、邮卡通、纪念币、专属纪念票、专属纪念小册以及珍藏册的形式发行,并推荐为当代实力艺术家,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中国基金会、“一带一路”中国文化全球推广工程2018全球重点推广“中国艺术名家”,中国力量中国梦书画艺术传承发展推动者,出版有《盛世中华 传世名家--扶清生作品精选》,国际公开发行,《企业家日报》以艺术财富传承人为题专版介绍及央企传媒报道,《联墨艺术报》,《中国书画家报》均有专版报道,书画作品近年被社会各界收藏甚众、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华人世界,各企业、个人、社会名流各层次。2019年3月于广东东莞石龙中国科学院信息港举办“筑梦书画四人展”。